美国旧金山探索馆从建馆之初就非常重视艺术家参与展品研发,其创始人奥本海默认为,探索馆对艺术的高度重视,使它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科学博物馆。他说:“将艺术包容进来,并非单纯是为了让展品看起来更加漂亮,尽管艺术通常也的确为展品增添了美感,而主要是因为艺术家对自然的探索与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大异其趣。……为了充分理解大自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艺术和科学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探索馆里,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共同成为整体教学法的一个部分。”
探索馆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早期展品,主要反映的是自然现象,比如光的反射或偏振。展品阳光彩绘(Sun Painting,图1)利用最简单的调色板和三棱镜设计了一面阳光艺术墙,其创作者罗伯特•米勒是研究光色散领域的专家。其后,在对展品设计进行迭代时,又利用多媒体展示手段加入全息投影效果,让光束色彩能够自动变化。当观众接近阳光墙时,立刻被不断变化的七色光环绕,彷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诸如此类的展品还有色彩阴影(Colored Shadows,图2)、极光(Aurora)、像素桌(Pixel Table)、色彩圈(Colored Circles)等。
探索馆能够不断涌现出富有美感的科技展品,得益于其鼓励艺术家参与展览展品研发的机制,其中延续性和影响力最大的是驻馆艺术家项目(Artists-in-Residence Program),该项目鼓励艺术家以跨学科的方式观察、理解、表达,通过艺术家和展品制作团队的长期合作,帮助艺术家将其作品更好地传达给观众。自1974年以来,该项目共吸引了数百位艺术家加入,其工作模式是:探索馆向艺术家支付报酬,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时间、空间和设备,以及人力和物力支持。作为交换,驻馆艺术家要在探索馆举办展览,展示其作品。艺术家和展品制作团队(教育者、展品设计人员)之间的合作,以一种互动的、迭代的、基于经验的方式进行,这可提升探索馆展览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同时又有利于艺术家将艺术与科学结合,全方位地表现和反映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
自2013年开始,该项目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合作模式探索,包括扩大艺术家范围、延长合作年限、拓展展览展品领域等OB视讯。探索馆每年邀请2~4位驻馆艺术家,并将驻馆时间延长至3年以上。例如,2014年邀请的驻馆艺术家是罗斯藤•吴,既是艺术家,也是设计师、作家和教育工作者。他驻馆5年,其艺术创作项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系统,调整自己与居住地的关系,并参与群体决策(图3)。2018年驻馆的希瑟•杜威•哈哥伯格,也是一位跨学科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她的艺术创作项目旨在帮助观众理解“陌生人的视角”,她对收集自公共场所的头发、烟头、嚼过的口香糖等材料进行遗传学分析,最终以雕塑的形式展示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以及人类的各种行为的生物学意义。2019年该项目展示的是艺术家特里斯坦•杜克的作品。杜克表示,他在探索馆完成作品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本身具有摄影和全息技术的背景,对光学和视觉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与探索馆的设计人员合作尝试了各种概念性的探索和原型改进,最终制作了展示全息原理的沉浸式作品“光圈-最亮的星”(图4)——在探索馆的黑匣子展区内,从远处看是一个空白的立方体,中心是巨大的白色空间;走近观察,从立方体中投射出一个全息光球;当观众完全置身于白球之中,光球会分解成碎片。这种惊人的视觉效果完全借助光线,而没有使用电能或数字技术。
正是因为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工作机制,探索馆为艺术家参与展览展品研发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才能使艺术家为探索馆创造了250多件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展品,通过各种类型的艺术表达使科学散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本文第一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副研究员,第二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助理研究员)OB视讯OB视讯OB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