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OB视讯 > OB视讯新闻 > 行业新闻

如何打算OB视讯好惟有一件展品的展览?

2023-11-06 18:59:53
来源: 网络

  楼上几位关于藏品研究和展示的看法都是做好展览的基本思路,但是,“只有一个展品的展览”的挑战在于展品不是“少”这么简单,而是“

  首先我们知道博物馆的展览不能全靠文字说明一个展品的意义,而是通过这个展品与其他展品之间的关系去体现(大家可以类比一下电影蒙太奇去理解,虽然不是完全一样的概念)。现在只有一个展品,也就是说,没有其他展品,不能利用其他展品去创造或再现这个展品的语境,又不能完全依赖文字,该怎么办呢?

  举个例子,可作参考。大英博物馆一进门右边有个不起眼的Room 3,自从05年开始时不时就有些这样“只有一件展品的展览”。在我所知道的几个展览里,反响都挺好的。

如何打算OB视讯好惟有一件展品的展览?

  空间一点都不大,十米长OB视讯,七米宽,高度不详,有时还不会真的把整个房间都用尽了,而是隔板还留了一点空间在背后。人多的适合也有足够的空间走动不会太过拥挤,所以不要以为一件展品的展览必须拥有非常大的空间,因为当房间里只有一件展品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还是会集中在那个点的周围,而空间太大不但没有什么分流的好处,反而会减少这个展品可能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可能产生空荡零落的感觉。

  1.在进去这个小房间之前就能远远地看到展品,因为展品毫无例外地放在正中正对展厅门口的位置,而不像一般展览那样把介绍文字的展板放在门口挡住展品。

  2. 当进入看展品的时候,能感觉到灯光、音响和其他多媒体所营造的氛围、场景,OB视讯大致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以前的人是如何使用的,展品的原生环境及其结构、功能以及联系特征都得以还原。

  3. 当有兴趣去了解更多的时候,在周围的展板上寻找进一步的信息,但这些展板并不是像一篇烂臭的论文贴在墙上,而是分了层次和侧重,光看小标题就能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不是自己在寻找的信息。正是因为空间不大,所以在看到相关信息的时候,只要侧转身体就能马上看到展品,便于对应信息和实物。

  4.就算不想了解什么信息,还是会有想要停留在这个房间里的想法。可能是所选展品的审美性质使然,我曾看过一个罗马银餐盘的展览和一个日本艺妓屏风的展览,都是纹饰、图案丰富的装饰品,好像生来就是为了被观看,也已经接受过无数人的目光。在罗马人席间觥筹交错或是日本人风月场琴瑟之声里,这些展品的魔力好像被唤醒,让你觉得也不是那么急着离开了。

  5. 就算是只有一个展品的展览,也配合了丰富的活动,安排在展厅里,例如讲座、影片放映等。艺妓屏风的展览还在夜间参观中安排了免费品尝清酒的活动,把展厅变成了一个社交场合的同时,更是生动地还原了这展品的文化语境。

  大英博物馆正是在用这个小展厅来试验这种“只有一个展品的展览”。之所以说是实验性的,是因为:就我所知的几次展览而言,OB视讯每次都由不同的策展人负责,甚至可能是来自馆外的人;展览的资金来源常常是外来的赞助;每个展览都相应做了详细的观众调查,这些调查报告有些能够在博物馆官网上看到全文;做观众调查的都是用学生的免费劳动力;展厅小又不起眼。大英博物馆在用很低的经济成本和空间成本去运作这些展览,所以会倾向于做出跟其他展厅不太一样的展览。

  最后发个最近Room 3展出的东西,让大家感受一下⋯⋯有机会去看的话,回来分享一下观感喔⋯⋯

  1.这种方法仅适合于信息量特别丰富的展品。按照杜克里斯基的观点,信息量是文物价值的标准。

  (1)展品创造者从自身的价值观和背景出发,根据其对事物的理解而赋予该展品某种理念,再通过对特定材料和技术的选择,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形成了这个展品,此为第一个体系“结构体系”,这个体系往往通过人对展品本身的触觉、听觉、嗅觉、视觉以及物理化学手段的分析而被感知;

  (2)该展品被制作出来,一定是为了满足某种具体的需要,这是第二个体系“功能体系”。这个体系往往通过对这种具体需要的阐释而被感知;

  (3)该展品在当时社会中往往存在与微观与宏观两个社会范畴之中,这种该件展品与微观生态的联系,以及以该件展品为符号的该类展品的整体、群体性联系,构成了“联系体系”,该体系通过对该展品生产、改进、维护的联系,作为物质文化史的证据被感知;与对该展品被当时的人所处置、存放的环境联系,作为环境与条件的证明被感知;与博物馆搜集、展示、研究、并以该展品组织教育的信息联系,作为博物馆的功能被感知;

  (4)以上三个层次的体系又是博物馆物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一种见证和记录,这种记录也形成一个体系,可以博物馆学和博物馆发展史的角度被感知。

  4.从上述四个体系,我们可以构建起“针对一件特定器物”的信息系统,把这个系统梳理明白,用博物馆展览的形式表现出来,大概可以说是一种“一件文物展览”的内容设计大纲模式和思路。

  参考资料:《再谈当代博物馆的信息收藏于共享》,发表于《中国博物馆》2012年第1期,作者:安来顺。

  其次,设置展览空间,使参观者可以360度无死角“端详”“展品”,与“展品”的距离,可根据“展品”的规模和“展品”的特点,相应调整。

  然后,根据“展期”的排定,设定展前做1-3个月的铺垫,从专业类行业类传播渠道扩展到大众传播渠道,最后一个月全面覆盖所在城市各个角落(当然,如果是某名品,可能写个日期就有人去,不一定做需要宣传)。

  我一直把这个问题看做是“藏品尚不丰富的博物馆如何策划展览”的极端情况。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件展品的研究要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并且不能只关注于展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信息,而是要展开思路,将展品放入它当时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展现出那个时候的那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比如,有一件水田畈遗址出土的石犁,属于良渚时期。那么可以展示这件器物本身,它当初是怎样一种工具,与怎样的工具捆绑形成复合工具;它的形制与北方的石犁不同,谈谈产生不同的原因。之后可以聊聊稻作农业,以及稻作农业的起源。然后从这里展开去,展示一下良渚文化时期,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的社会生活面貌,这是一种与黄河流域文化不同的面貌。又可以展开去谈谈中华文化的多中心论。这些方面也只是小小一部分,还可以拓展出许多其他方面的内容。

  因为上学期的某门课需要做这样一个作业,就抛砖引玉一下。希望其他朋友批评。

020-888-8888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