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OB视讯 > 展厅设计

OB视讯显示打算范文10篇

展厅面积:m²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展示艺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展示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展示作为人类互相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媒介,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展示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设计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向科技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转化。因此分析和研究展示设计在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展示设计的领域,现代展示设计从物质转向非物质,从现实转向虚拟,从平面转向空间,从有限转向无限。在知识创新大潮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时代,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向,如:设计人性化、参与互动性、信息网络化、设计多样化以及虚拟现实化等。

OB视讯显示打算范文10篇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展示设计的根本,人是作为主体来观赏、领悟展示内容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本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参观者的认知心理、环境行为做了许多研究,其成果直接在展示设计中得到了运用。如国外的很多展示场馆十分重视参观路线和照明等观赏环境的设计,注意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绝大多数考虑了无障碍设计,有些还设有儿童游戏室等。他们不仅考虑为公众提供陈列空间,而且还考虑到各种为公众服务的辅助场所。在信息时代,融科技和艺术于一体的展示设计呈现出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强调人在展示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物质与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使他们从中获益,就要求设计者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要尽可能地满足参观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展示的效率是通过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来实现的,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场”。这个“场”的营造要有交流和对话的环境气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要具有一种亲和力,使受众在展示空间中体验到造型、材料、实物、图像、声音等中介媒体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间有了像朋友聚会交流一样的感人魅力。

  展示的互动性设计最为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理念,也更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展的兴趣,这就意味着参观者并不是被动地参观展示,而是主动地体验展示内容,也体现了设计者对于参观者的人文关怀,参观者已不仅仅是旁观者,而变成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主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许多有远见的专家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陈列室内“请勿动手”的牌子逐渐被“动手试试”所代替。展示设计打破以往那种单一的静态展示、封闭式展示方式,变成了一种鼓励参观者参与,在真实的环境中去理解展品、体会展品,让参观者直接动手操作形成新意迭出的独特陈列。著名的美国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居然把公众引入地下真正的煤层,让人们亲自体验煤炭采掘的全过程。但在这些展示中,展品始终是展示信息传播的主体、设计的中心,其互动性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展示观念的更新,围绕着展示互动性的设计得到了线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参展者、设计师非常重视对互动性的设计。法国展馆将设计概念延伸至室外,一艘垂挂着白色纱帘的威尼斯汽船航行在展区之间,供参观者登船参与讨论,此刻展示道具已成为处在主动位置上运动中的主体。

  互联网(internet)是近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快速成长所产生的新兴产物。互联网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开放式的架构整合各种资源,透过标准规格和简易的软体介面,以电子电路传送或取得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多元化资讯。作为以资讯传达为目的的现代展示设计也迅速地采用信息技术,创造具有国际化、网络化快速展示的方法,通过国际互联网,展示信息可迅速地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避免由地理位置、交通带来的局限,促进信息在国际间的频繁交流,达到展示的目的。在2000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网络与艺博会的“缘分”成为上海艺博会上别具风格的景观。此次网络与上海艺博会的“链接”,使人们在不同时期能够领略到众多的服务与视觉享受,在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网来网去”。四、设计手段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是指结合不同媒体,包括文字、图形、数据、影像、动画、声音及特殊效果,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及压缩处理充分展示现实与虚拟环境的一种应用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展示设计的技术手段。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先进的技术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使得技术人性化,并真正服务于人类。它的应用,拓宽了展示内容及手段,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一展区作为跨入新世纪的象征大量地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这样既反映了我国在多媒体和互联网方面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也使参观者通过更多的渠道,用现代的手段了解信息并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

  虚拟现实展示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创建和体现虚拟展示世界。展示空间延伸至电子空间,超越人类现有的空间概念,拟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方向。设计师可以不受条件的制约,在虚拟的世界里去创作、去观察、去修改。同时,计算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色彩,也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使其有可能设计出更好的展示。据悉,Microsoft公司最近已投资开发虚拟艺术品展览的应用系统。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显示头盔,“看”到三维立体的艺术展品,并且通过触觉手套“抚摸”展品,从而达到欣赏艺术品的目的。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对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先进和多样的手段和技术,为现代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博物馆设计是一每个建筑设计师的梦想,是因为它能够展示一个设计师的哲学信念,设计理念和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博物馆设计能发掘一个设计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当中独特性与复杂性也能使其更具独特魅力。近十年博物馆设计已经到达繁荣时期,独出心裁的博物馆设计遍及世界。博物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标记之一,已深入到文化中,渗入到生活里。

  OB视讯

  2.1博物馆展示概念。如今博物馆的展示手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更新,提供保护,维护和陈列展品,比如光照和温度的控制,陈列柜的安全保护措施,展示空间自由的划分,其中也可以运用展示辅助工具。然而这些都是在小空间下的展示,在历史类的博物馆中运用更多的可能是该如何还原该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场景,又能做到文物保护和观众的理性预期值,这将考虑当时的具体环境和不同展品与参观者的因素,再综合运用部分的展示技法和展品文物的保护方法,达到其展示目的。2.2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目标。博物馆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机构,不仅能够科普知识、传播社会文明,它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让每一位参观者具有享受美,感受美的权利。博物馆作为盛放人类文明结晶的容器,本身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每一个环节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而它自己本身,也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具体目标应在一下几个方面:(1)达到博物馆信息的有效传达的目的。展示设计的工作需要建立在对于传播资讯和接受诉求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达成高素质的有效传达。[1](2)展示主题、运用技法、形式的一致性。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神和形的统一,换一种说法就是展示的中心内容和展示的形态要一致。例如,安藤忠雄设计的Chikatsu-Asuka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千多年以前建于日本的一系列坟墓中出土的手工艺品。博物馆设计得像个坟墓,它的外形反映了表现的内容。(3)注重展示与参与者的交流。当代的展示设计理念更加重视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要亲自加入展示活动中,与展厅进行交互,这是博物馆展示中的进步性,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注入其中,注重展示的互动性就有利于加强在展示过程中增添欢乐与趣味,在轻松的环境下接收博物馆知识。

  3.1民俗博物馆展示设计原则。博物馆的展品通过直观的方式来教育人们,通过博物馆知道了人类的历史,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大为丰富,充分提高了市民的艺术素养和自然科学知识。博物馆不仅可以成为人们社会教化的重要工具,并且起到了教育群众和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得民众继承我国独有的民族气质的文化内涵。3.2民俗博物馆展示概念创新。(1)民俗博物馆的建筑形式创新。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博物馆的展览都是利用旧建筑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拓了博物馆的发展,在建筑形式上有两个趋势。一是受到苏联模式影响的博物馆设计,建筑平面如“山”形,博物馆建筑十分高峻。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上不太适合于博物馆使用,它是很难组织参观展览和人流的路线,高度太高,灯光太亮,照度分布不均,展品的保护设施与条件不符合要求。另一个趋势就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形式,一个传统的楼阁组合形式构成博物馆建筑;外观建筑气魄,更引人注目的,更多表现出了建筑的纪念性意义,空间布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但展厅是非常高,窗口非常大,空调的制冷供暖带来了很多问题。期间,一些博物馆设计选用简单的象征主义,肤浅的的创作手法,少有惊艳作品。这样就形成了我国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博物馆建筑的形式,都是封闭,繁琐的建筑样式,而我的想法是它为什么不能是开放式、自然化的。所以我觉得我国的民俗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上突破传统繁琐形式,形成一种中西方建筑冲突后的产物,并在展示形式中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展馆结合,整体风格上达到一种中式园林的语意风格。(2)民俗博物馆在展示的方式创新。在民俗博物馆应展示过程中,同时也在具备展示内容的充实上,尽可能地把一些娱乐趣味性的展示方式融入其中,使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是一种积极的,自主的接受信息的状态,使其整个过程更加愉快和充满生机活力。还有在其展示中应该尽可能的还原其真实性,不能使观众在其中感到特大的反差,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就可以直接运用信息科技技术,做到效果展示。在某些陈列置放展示的地方应注意展品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深入设计师的心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使更多的参观者成为受众人群,又因为参观者可能来自不同人群,个人自身需求有所不一,所以在细节的处理上应该尤其注意,不要错过社会上任何能有参观能力的人群,这样才能达到民俗文化传播的最大化。民俗博物馆,一个展现不同地域风情与民俗文化的缩影,民俗博物馆应当不断提高陈列展示水平,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从展示概念中来看,将博物馆的开放式设计概念引入博物馆的展示形式中,博物馆的开放式为国家的民俗文化的保护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向。展示“健康自然”的设计理念,本质上就是关注博物馆的展示过程的人性化与科学性。随着人类对民俗文化问题的重视,民俗博物馆作为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在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方面将会占用不可或缺的地位。

  本文研究目的打破我国传统民俗博物馆建筑形式与展示的单一性,在民俗博物馆的整体展示概念中达到中式园林语意加上中西建筑冲突。所以展示方式的室外化也是民俗博物馆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希望在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上做出创新突破。

  1.1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某区域在几百年至几千年的时间历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地域文化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包含了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特征、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可以说,地域文化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地域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文化氛围;经济的发展又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保障,从而推动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1]。1.2展示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是指有计划、有规划的拟定某个主题,对确定展示的目标选定场所进行展示,以达到具体某种特色信息的传递[2]。展示空间是一个地区的“形象窗口”———既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情况、风俗民情、自然风景等文化的缩影,又是外来参观者了解该地区的重要场所。展示空间在城乡环境中十分常见,例如博物馆、展厅、文化展馆、纪念馆等,在记录、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曲阜古建筑博物馆展厅”“浙江松阳石仓契约博物馆展厅”等展示空间设计,对于城市古建筑发展历史、乡村民俗风情等做出全面的诠释,展示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展示空间设计在交流与合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发挥着文化交流与传播媒介的作用。

  乡村展示空间设计隶属于乡村环境,那么它的设计应该扎根于乡村,符合乡情,体现乡村之特色。具体来说,应具有以下3个设计原则:2.1尊重本土文化。本土文化是该地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所形成的精神风貌、群体意识、风俗人情等非物质性因素的综合,是文化沉淀的焦点,是当地历史的载体[3]。在进行乡村展示空间设计时,要从本土文化中充分提取文化元素。以此作为当地文化特点及精神的代表,并成为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灵感来源。同时,对乡村风土民情、传统手工艺、传统民俗等进行元素提取,结合设计形成文化理念,从而可以建立展示空间与村落文化之间的联系,以适应当地村落环境的整体风格。2.2结合现实需要与村民意愿。在乡村展馆设计中,要结合现实需要与村民意愿,考察该村落的传统文化现状、经济情况、人文情况等,确定展示空间设计具体应包含的内容和可实施性。以常熟李市村为例,该村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外流,村落出现空心化状态,传统文化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变得刻不容缓。乡村展馆应结合传统文化复兴的现实需要,进行相关内容的考量。村民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体,是村落空间的使用者、文化的传播者。在乡村展示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围绕村民意愿展开民意调查,加强公众参与,使展示空间设计为民之所需、民之所喜、民之所向。2.3彰显时代精神。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培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乡村展示空间设计应是乡村时代风采的良好展示窗口,应紧跟随时代步伐,结合科学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例如展览方式可以结合3D投影、VR虚拟影像等信息化技术,带给游客更好的参观体验[4]。

  3.1设计调研。3.1.1建筑环境调研。李市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古里镇东南部白茆社区以南约5km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李市村“十”字形的河网结构将整个街区划分为4部分,形成了沿河道的“双十字”商业街以及“沿河而居”空间格局。乡村建筑按时间可分为4大类型:①清代居民建筑。建筑多为“双坡顶”红砖建筑,具有较高的地域文化价值,除墙体受损破坏外其他风貌保存较完整。②民国时期居民建筑。建筑多为“双坡顶”院落青砖墙建筑,保存较为完整。③20世纪50~70年代建筑。④20世纪80年代建筑。整体建筑基本保持了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建筑色彩[5]。李市村原供销社村落西街与东街的尽头交汇处。建筑位于李市村的中心地带,周围临河临街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如今建筑已长时间荒废,废弃杂物随地堆放,内部墙体已被雨水腐蚀。项目计划以此建筑为改造对象,进行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展示空间设计研究探索。3.1.2地域文化梳理。历史上,李市村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传统民间文艺上,有白茆山歌、赛龙舟、荡湖船、挑花旦、打腰鼓等特色节庆活动;在节庆习俗上,有元宵灯会、说宣卷、迎神赛会等;在风味小吃上,有麦糕、青团、蟹肉心馒头、豆腐花、各类汤面等;在特色产业上,有绣花、打铁、中医药等。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村落的空心化带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流失。现在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已基本不复存在。传统民间文艺方面,唯有白茆山歌作为“吴歌”的一部分流传下来了,其他都已逐渐从村民的生活中消失。在风味小吃上也就有青团、蟹肉心馒头还比较常见,其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特色产业上,村落唯一一家的打铁铺也关门了,唯一的打铁人李振坤手存手艺却无继承人……传统地域文化处于如此危险境地,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刻不容缓。3.2设计理念。每个地方都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每个人也有着独特的“乡愁”记忆,现今在一些地方却被“跑偏”的城镇化列车碾的支离破碎。在此背景下,我们基于对村落整体环境调研以及地域文化梳理,结合时代现状,确立“忆乡归乡”为展示空间主题。一方面,通过对村落传统地域文化的展示,激发参观者对家乡的感情;另一方面,从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出发,通过展示空间设计激发村落与外界的联系,唤起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3.3设计表达。3.3.1凝练乡村历史文化符号。在项目设计中,提取乡村建筑的典型结构作为文化符号,在展示空间加以复刻和表达。例如,展示空间设计原建筑是“双坡顶”建筑,外墙是颇具有当地特色的红砖。在进行展示空间改造设计时,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双坡顶”以及红砖。并根据多样化的砖瓦叠砌方式,形成几组主要的砖瓦组合方式。作为展墙和隔断,根据不同的排列方式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保留并提取花窗的样式,运用到室内隔断设计中,使空间之间既独立呈现又相互渗透。3.3.2场景再现表达。场景再现表达能够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参观者传递历史和美学信息。本项目中,二号展厅为传统民间文艺的立体展示———白茆山歌厅。白茆山歌是乡村劳动人民自创自唱的民歌,抒发着土生土长农民的豁达质朴的胸怀,饱含着爱家乡、爱劳动、爱生活的热情。选用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白茆溏上好风光》,运用大面积的情景再现陈列形式,来表现村落景色、村民劳动及日常生活的情境。配合音乐、动画等形式,使参观者融入此氛围中,陶醉在质朴的民歌中,感受传统乡村生活。3.3.3传统技艺体验。三号展厅设为传统技艺厅。在该厅中除对传统铁艺品陈列展示外,设有传统技艺体验设计区,让参观者亲自参与到铁艺技艺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技艺温度。厅内投影播放制作过程及铁艺相关知识普及,跟随视频动画通过“烧、压、踩、锤”等步骤,自制铁艺小器具。既可以增加参观者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参观者对传统技艺的认识,同时对传统地域文化的发扬与复兴发挥积极作用。3.3.4空间色彩表达。结合李市村落整体空间色彩倾向,展厅整体色彩以“黑、白、灰”色彩为主。展具则采用大量的“有温度、有感情”的木质元素和天然材质(如旧木、棉麻织物、老物件等),朴素清雅的色彩风格与独特水乡意境的村落环境相互融合,统一和谐。

  视觉传达设计在国内各大高校当中属于艺术设计类最早建立的一批专业,形成了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架构组织。视觉传达专业“在研究视觉造型、美学、传播学的同时,还要研究语言、社会、市场、心理、生理、物理、哲学等诸多学科”。[1]视觉传达设计(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这一专业名词术语的诞生最初于1960从西方开始,之后慢慢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国内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名词定义已经基本取代了诸如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信息传达”“广而告之”“视觉修辞”等等是视传专业的关键词,其在广延性与兼容性上做到了方向与深度的多维扩充。专业指代名词的历史更迭背后是技术的升级以及教育职业导向的必然。视觉传达设计培养方向主要涵盖六个方面: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与CI规划设计(CorporateidentityProgrammed)、书籍设计(BookDesign)、包装设计(PackageDesign)、展示设计(ExhibitionDesign)、广告设计(AdvertisingDesign)、电子视传设计(ElectronicDesign)。可见,视传专业涵盖的面积在不断地扩大,市场的灯塔效应影响高校的专业发展路径与走向,包容兼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对于专业定位的要求之一。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给教学设计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专业细分的“融”与“统”的局部转向为教学设计者提出了问题。展示设计作为视传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重要分支之一,是市场职业需求导向以及技术升级后的新的人才需求而产生的方向细分。展示设计基于传播学、语言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品牌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理论与市场紧密结合,其中包含展馆展厅设计、舞台设计、导视设计、会展设计、商场美陈设计、橱窗设计等等,可以吸纳大量的设计人才就业。与此同时,环境设计专业与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方向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形成了一定的重叠。这种重叠在教学上就带来了一定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同时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形成差异化教学?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课程如何定位?视觉传达展示设计教学内容如何筛选?

  展示活动开展雏形缘起于从龙飞凤舞的远古时代,原始人物、物交换,他们将剩余产品置于空地之上来以物易物,这就产生了最初展示活动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洛阳、临沂等城市商业活动进一步频繁,展示艺术的层次得到提升。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艺术的瑰宝,它召唤了宋都汴梁繁华的商业图景。画中店铺门前高高悬挂的“幌”子,成列商品的柜台都流淌着古代展示活动的精神魅力。展示活动内在是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活动。现代展示设计的孕育于宗教活动、博物馆的诞生、现代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商业展销活动的开展。宗教活动是人与“神”的对话。参观博物馆活动是人与历史的交流,商业的展销活动是人与经济的渗透。现代展示设计服务于现代展示活动行为。展示活动行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作为高校教学设计者应该考虑课程在所属专业的作用,并正确梳理其所在的位置,分析其特性、给予精准的定位,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居间”定位有两种:1.上下居间;2.左右的居间,展示设计课程作为视传与环艺专业的居间课程应该处于一种平行的左右居间关系。以空间为基础,以信息传达为本质的展示设计决定了展示设计在展示设计所处的专业位置。视传专业在学生培养计划撰写当中受到平面不“平”口号影响,希望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当中,加入相应的知识讲授让学生面对环境空间问题的时候能够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传统的平面设计所面对的项目大多分布在平面广告、标志设计、编排设计等,课程开设的方向对于以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做出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讲授与训练,而对于空间规划的理论和训练则相对较少,需要通过特定的课程解决这一“痛点”。展示设计作为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的交叉学科,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中利用色彩、图形、编排等完成信息传达。其中最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展开设计?如何将展品的内容和形式传达给受众?这当中既需要环境设计的空间规划设计、测绘、景观、材料与施工、灯光等等。又需要视觉传达的品牌设计、信息设计、色彩设计、图文编排设计等专业知识。所以,展示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居间性”存在。承接了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桥梁。让视传传达专业学生面对的设计产品的对象从单一的二维性转向了复杂的三维性,展示设计对于空间理解力的要求高于视传当中包装设计,对于空间思维的要求,这种专业训练是对于视传学生能力是另一种层面的提升,就需要人才在解决设计问题的时候同时具备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培养人才的基本能力上具有趋同,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专业同时开设两门名称相同的课程,但是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内容选择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视传专业的展示设计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展示设计有何异同?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内容的筛选。

  视觉传达展示设计教学目标定位应当着眼于视觉传达人才的培养。最终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品牌创意设计思维、信息统筹设计能力的群体。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与环境设计方向并不相同,应当发挥品牌创意设计思维、信息统筹设计能力,作为“居间性”位置展示设计教学课程其目标定位:1.能力上提升学生的空间理解与想象力。2.发挥视觉专业特色细分间隙的区域优势。3打通相邻专业技术与知识结构壁垒。由于展示设计的设计方案最终呈现是一个多维度、跨专业的综合解决方案。涉及信息传达、多媒体呈现、展示空间规划、灯光照明、施工材料、道具设计等等。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复合知识储备。相应的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开设该课程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大三、大四阶段。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之间衔接段可以做到无缝对接。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展示课程开设之前已经对于相应的材料施工、人体工程学、测绘、效果图、空间设计、CAD软件、草图大师软件、3DMAX软件等课程的学习。视觉传达专业在前期的课程当中设计素描可以中接触到透视学、立体构成和包装设计当中可以接触到空间思维的部分训练,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中了解到广告材料与部分印刷工艺。对比之后可以发现,视觉传达专业在开设展示设计课程前期知识结构与能力储备的准备中相较于环境艺术略显不足,并且视觉传达展示设计课程一般课时为64或96课时。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许多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按照环境设计专业展示课程来展开教学市面上专门针对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教材寥寥无几。实际教学当中一本教材很难覆盖视觉传达专业对于教学工作开展的目标要求。需要有专项教材进行补充。(例如:橱窗设计等)。环境艺术的教材视觉传达专业也可以使用,需要对于重点难点比例进行重新划分与整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开设正是对于室内、户外空间所涉及的设计问题予以解决的学科。对于复杂空间,大尺度空间处理能力是该专业的优势。视觉传达专业对于品牌思维培养和信息编排设计能力上优于环境设计。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重点上,视觉传达专业应该果断放弃博物馆、大型展馆相关设计教学内容,博物馆、大型展馆对于基础的环境设计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设计要点,形成知识沉淀。同时适当放弃舞台展示相关教学内容,舞台设计涉及灯光、舞美、多媒体对于视觉传达学生技术上短时间难以弥补知识结构的空缺。所以在空间选择上保持“弃大存小”技术难度上应该“舍远求近”的原则。视觉传达专业在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当中应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对于诸如透视学原理、效果图绘制、三维软件技能应该在过程中结合展示设计课程的学习顺序,一并介绍,在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方面理论层面,展示活动历史、展示设计分类、展示设计流程、展示空间设计、人体工程学等等理论内容可以与环境艺术专业保持一定的一致,其中空间规划部分因视传专业学生前期知识铺垫不够,可以重点展开。展示设计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设计方向,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实践教学为准,理论教学为辅,引入项目导入式教学能够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展示设计概念与流程形成经验与技艺的沉淀。应用层面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可以对于需要品牌思维和信息编排的应用类别进行重点教学。其中可以着重关注三块内容:1.前期橱窗设计;2.中期展示活动中的导向系统设计;3.后期商业空间设计,在教学中增加教学内容的长度和关注度。1.橱窗展示橱窗设计是店面设计的一部分,橱窗设计作为视觉传达展示设计应用部分的教学内容选择之一有以下几点:(1)商业橱窗的空间相对于集中,设计空间大多数呈规则立方体,其设计施工环境空间的复杂程度相对不高。(2)商业橱窗的设计涉及相对简单的灯光、电,道具、材料施工、空间规划等其设计流程与大型的展示设计并无差别,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展示设计。3相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橱窗设计更加依赖视觉元素的整合,品牌策划思维导入,更加能够发挥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4在前期教学中通过橱窗设计的练习可以解决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关于效果图手绘快速表现能力不足的问题。课程引入快速手绘草图方案表现,让学生掌握手绘表现技能的同时了解平面图、立面图、侧视图的概念。使得视觉传达学生初步建立对于展示设计当中设计施工的概念,掌握和了解部分行业术语。2.展示活动中的导向系统设计展示活动中的导向系统设计有以下几点考虑:(1)导视系统设计方案对于导视的造型有一定要求,其模型的复杂程度相对不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强化三维软件的使用。视觉传达学生在经过前期效果图训练之后中期方案深化设计中不可避免遇到三维设计软件的泥潘。高校开设在视觉传达专业培养计划中加入三维软件课程学习,其中不少高校开设3DMAX软件的学习,但是往往因为教学课时不足,建模渲染难度较高,同时软件在相邻课程应用频率不高,导致部分同学掌握和应用该软件技能不够纯熟。展示设计课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运用到三维软件,相较于环境艺术系统的软件学习链(计算机辅助CAD,3DMAX,草图大师)。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显得较为薄弱。回溯到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课程的定位,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参与的设计项目方案,应该以概念草图为主,施工图,水电图等部分寻求团队合作。因此,建议高校在三维软件学习中加入学习成本更低的草图大师软件学习。草图大师配合相应的渲染器如:vray,最终呈现的产品的效果和学习难度能够很好匹配视觉传达专业对于展示设计的学习要求。(2)导视系统设计涉及基本的材料与施工,有利于在课程的教学当中结合现场和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材料与施工的知识。(3)导视系统设计中有信息编排设计能够尽快帮助学生适应交叉学科项目设计的重点。4导视系统设计涉及动线和空间的规划让学生的空间规划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商业空间展示设计商业的空间展示设计方案最终呈现是一个综合的设计解决方案。环境设计专业的商业展示设计训练一般以会展为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商业空间项目导入教学应当结合品牌设计规划与信息设计,其中配合企业形象系统设计的空间展示部分能够发挥视觉传达专业的知识背景优势。例如:小面积的“网红”餐饮的店面设计。作为品牌规划设计当中的空间展示设计是企业形象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品牌设计中环境部分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通过交叉、相邻的课程强化空间知解力和设计施工的能力,商业空间展示设计项目训练能够让视传的学生学会将二维的元素进行立体化的视觉表述并利用视觉元素在多维度的空间中展开品牌叙事。

  展示设计依靠直觉审美效,强调的是瞬间观照,研究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感官的学科。“空间传达设计”是展示设计的关键点,深刻理解展示活动的行为发生,展示设计信息传达的规律,有助于视觉传达展示设计课程的准确性。展示设计课程“居间性”位置给教学设计者带来了一定的难题。作为交叉性的学科在教学方案制定的开始应该与相关交叉学科负责人进行充分的交流,不能闭门造车。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不同于环境设计的展示设计需要,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指导教学过程。教师也应当同时具备一定的视觉传达与环境设计的知识背景,充分理解人才培养方向。从而找到合适的教学路径,为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在能力与就业方向上打开另外一扇明亮的“窗”。

  [1]李砚祖,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89页.

  打完价格战,满足了用户产品需求;打完服务战,满足了用户服务需求后,用户还需要什么,托夫勒在1970年提出了一个在2000年才普遍认识到的结论:需要“体验”这种东西!———《体验经济》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心理已由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体验成为消费者的追求。马斯洛(A.HMaslow)在《人类动机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体验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了人们对于获得身心愉悦、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经济变革,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必然引起会展业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展示过程就是展示主体与客体间的交往过程。在传统的展示活动中,这种交往是冰冷的,只能以一定的距离观看,主客体之间存在着隔阂。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会展业向多元化发展。会展展示的功能不仅是单纯的商贸展示,更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交流的渴望。这种交流不是直白的灌输,而是建立在主客体间知、情、意相交互的基础之上。因此,成功的会展展示艺术必定是包含人性关怀的情感交流。作为会展业的载体———会展展示空间环境也将进入人情和心理领域。体验性会展空间设计是对多元化会展展示的丰富和补充,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知觉特性为设计依据,制造物我两忘、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展品得以最优化的展示,它更生动,更符合时代的特征。

  心理学最早提出了体验的概念,认为体验属于一种感知方式,“它不仅包括感官的外在感受而引起的情绪情感体验,还包括在外部情境刺激作用下带来的内心世界的活动”。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体验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心理学范畴。

  1999年,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定义为:“一种已经存在的、先前没有被清楚表达出来的经济产出类型”;“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体验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主体受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的内在反应,这不仅要求引导主体的高度参与,还需要适当的环境来引发主体的情感和内心感受。就会展展示环境设计而言,体验是通过展示空间结构、展具形式、照明方式、色彩环境和版面装饰的精心设计和策划,然后借助主体的参与和互动创造出来的。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它涉及人的感觉、情感、情绪、思维等心理活动因素,是理性和感性的交织,是身、心、境达到彻底融合得来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令人难忘的,有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态度甚至生活。

  会展展示活动是动态的,体验的整个过程也是动态的,因此,体验被认为是连续的、多阶段的、多维度的。这几个维度包括意识、认知、情感、行动。

  意识体验是体验过程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是主体已经形成的关于某事物的知觉定势。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提出了对意识本质结构的初步设想,他认为意识具有意向性。当人们进入会展中心时,首先会对它的布局、形态、色彩、声光等表层信息形成纯粹的内在固有的一个模糊印象,这种模糊印象就是意识,它不仅与环境本身的美观程度有关,还与人们过去的经验和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模糊的印象按照每个人的不同理解可以转化成不同态度的情绪体验。意识就在这些心理体验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会展设计师发掘受众意识中纯粹的意向性和纯粹的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对于推动会展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认知体验是主体体验过程的起点和第一阶段,也是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不是单一的、瞬时的心理活动,它是通过视、听、触、味、嗅觉的感官刺激共同完成的,会展展示环境中的展具的造型、展品的摆放、灯光的配置等因素都可以调动人的情绪,使人们对空间环境得以完整的感受。认知体验将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交织在一起,对展示内容和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得出对展示内容全面、正确的认识。

  “触景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所触发的情感体验。它是体验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感影响和调节着人的认知过程,参与到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时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中。当我们认知和理解某空间时,情感可以对空间进行选择、评估。展示空间的构成要素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或亲切、舒展、气势逼人;或空旷、压抑、杂乱无章。在会展展示空间环境设计中,我们需要将展示空间看作一个认知情感的交织体,通过营造一个让人们产生记忆和思维的环境去引导人们达到情感的共鸣。因此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研究出能激发和感染人情绪的展示方式就成为必要。

  行动体验是主体在某种经历之后而获得全新的生理行为体验和生活方式体验,它超越了情感和认知的范畴。生理行为体验来源于身体的有形体验,生活方式体验则来源于人们长期固有的生活观念和经验。现代的会展活动与人类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每一个专业的会展都会给人带来新发现、新技术、新理念,每一个新元素都推动人们重新构筑生活方式。行动体验就是人们通过对展示方式和展示内容的感受,引发对生活方式的新思索,从而使人们在新的生活方式里获得意外的体验。

  营造体验是指通过对展示环境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调整,影响受众的感官反应,从而唤起人们潜在的感官联想和情感共鸣,引导人们介入,从一种感性氛围中获得全方位的体验。

  会展展示设计中的视觉艺术设计就是将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视觉媒体,按照美学规律组织协调,既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愉悦性需求,又达到传递商业和文化信息的目的。人的视觉认知规律表明:在各种外界的视觉刺激物中,那些经过组织、设计过的视觉刺激物,即最规整(对称、统一、和谐)、最简洁明了的视觉形象,可以给人最大的愉悦感,同时也最易于理解和记忆。由此可以得出,在会展展示设计实践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展示效果,就要尽可能合理的简化视觉要素。例如,展示版面设计要图文简洁,易读易记,多运用图形、符号具有国际性、象征性、方便性、易识别性等特点,让观众一目了然。另外,展品要精选,内容多了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在参观会展的几个小时内,人们接受着数十个展位上的展品介绍、演示、灌输,过多信息容易使观众疲劳。因此,研究人的视觉认知规律并进行合理的运用,对于进行最有效的展示、传达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

  听觉感受接受的信息量仅次于视觉感受。对于展示空间设计而言,背景音乐则是触动这一感官体验的基本要素,它对于烘托环境,渲染展示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声鼎沸的展馆里,和谐的音效可以给人们以亲切感,减轻听觉负担,容易激起人们对展示内容的美感和愉悦的联想。在具体的会展展示环境设计中,背景音乐的配置和选择要因地制宜,音乐创造的氛围要与展示的主题和谐一致,音乐的音量、音色和音调等都应与展示情景的变化相协调。爱知世博会的名古屋市展馆巧妙地运用人的听觉这一感官语言。悠扬的音乐飘荡在展厅周围,那是风吹拂“音具”奏出的奇妙乐章。音具是三部在白色的风车下缠上木琴和铁琴做成的手制乐器,在自然风忽强忽弱的吹拂下,产生不同音节的旋律,使人体验到自然之声的灵动与环绕,给人身心以轻松愉悦感。

  触觉同视觉一样有助于人们形成印象和主观感受,但触觉比视觉更加真实细腻,通过它人们可以获得更加细微的感受。现代会展展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受众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打破了传统的展示设计中视觉和听觉感受的垄断性地位,越来越多的关注触觉形成的触感体验。在会展展示环境设计中人们的触觉体验主要体现在材料。材料对触觉器官的刺激引起表面特性的不同,决定了触觉感受的差异。人们对材料质感的喜好、光洁度喜好、形状舒适感、硬度舒适感、弹性与张力的喜好度、质感联想等均属于触觉体验过程。正是由于这些触觉感受的差异性才赋予了空间环境以不同的感性形象,从而唤起人们潜在的触感经验联想。如金属、玻璃和大理石的坚硬、光洁,能够唤起人们对工业机械、现代都市生活、未来高科技的向往。木材的温暖和柔和,可以激起人们对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追求。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将味觉和嗅觉两种感官语言放入会展展示设计中,力求营造一种真实自然的展示环境,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味觉主要来源于嗅觉。嗅觉是由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上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嗅觉带给人的感觉最强烈,具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作用。气味的刺激可以提高边缘系统的兴奋程度,从而提高记忆效果,某种熟悉的气味可以把我们带回一个愉快的时间和地点,或是唤起我们记忆深处的情感,或是勾起对童年的回忆,或是让我们想起某个特殊的人。气味的差异所导致的记忆程度,以及能产生独特联想的能力,使嗅觉成为一种在众多展示内容中建立识别的工具。例如,上海世博会法国馆不仅搬来了米其林三星开放厨房诱发味觉,还特别辟出嗅觉体验区,参观者可以闻到“有味道的漫画”。画上有青青的草地,有吃面包的女孩,有汽车穿行的小巷。当参观者驻足凝望时,真的会闻到雨后青草味、甜甜的面包奶香。德国馆的虚拟厨房,透过写着提示的小孔,一股浓郁的蛋糕香味顿时扑鼻而来,使人感受到亲切的生活的气息;在公园展区,鸟语花香的气味又令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德国城市之中。气味与环境的融合带给人以直接的感官刺激,能够延长受众在展厅内的滞留时间,加强受众对展示内容的印象。

  色彩是展示空间设计最重要的元素,设计师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或再现真实,或创造幻觉,让参观者在无限的遐想中享受到真正的艺术美。因此对于展示空间来说,其设计是不是能够取得成功,是不是能够获得受众的赞美,和设计师能不能巧妙利用色彩,营造具有视觉吸引力与心理感染力的场景有着直接的关系。

  研究发现,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绝大多数来自于视觉的感受,而来自于视觉的感受中最容易引发人们关注的就是色彩。色彩不同,人们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就不同。在展示空间中,设计师通过巧妙搭配色彩可以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气氛,产生不同的感觉,迅速融入到展示空间的艺术氛围之中。色彩还可以充分展示艺术空间内各种造型的艺术美,让受众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产生对产品的购买趋向。此外,色彩还可以突出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的品牌形象中融合着企业的多种信息,通过色彩设计可以将艺术审美渗透到企业信息之中,让受众在欣赏展示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品牌形象中的企业信息,并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企业的品牌形象,达到展示设计的目的。

  在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严格遵循空间展示的总体设计要求,完成对色彩的统一规划,从而使整个展示空间形成的主题色彩基调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为此,设计师必须恰当选择主色调,然后在主色调的基础上选择展示空间其他位置的色调,并且确保其他位置的色调和主色调统一和谐。

  在展示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只选择一种色调,那么必将导致整个展示空间色调单一,难以使受众产生艺术审美。为此,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展示空间的背景、展品、展具色彩的构成,在主色调的基础上,认真协调色相、彩度以及明度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色彩变化。

  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注意在突出局部色彩,使局部和整体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展品的特色以及用途特点。

  在展示空间中,界面所占的面积最大,是所有展品的背景,对于所有的展品起着十分重要的衬托作用。通常情况下,展示空间界面色彩设计按照展示空间的构成分为地面色彩设计、立面色彩设计以及吊顶色彩设计等三部分内容。

  在展示空间的色彩系统中,地面色彩不但具有较强的整体性,而且具有较大的面积,因此在色彩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面色彩在展示空间中的视觉作用。为衬托展板、展品和展具鲜亮的色彩,设计师常常把地面色彩设计为中性色调或者黑白色调,这样可以使整个展示空间的主题更加地鲜明与生动。设计师还可以选择展示空间的主色调,从而和展板、展品及展具的色彩相呼应。

  展示空间的立面主要包括展板等道具以及装饰立面。展板是企业展示信息的重要载体,既可以通过文字展示企业理念以及整体性介绍,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企业的风貌与产品的信息,同时展板还可以在展示空间中起到空间和展品间的过渡作用。在立面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认真分析展示的主题以及展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合主题表达的色彩,并采取合理的色彩变化完成对分割比例的调和,从而实现完美烘托展示主题与衬托展品的目的。如果展示空间的主题需要以历史题材为主,此时设计师就应该选择厚重、沉稳的色彩,以便能够充分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巨变。如果是商业展销,设计师就应当选择使用活跃、明快的亮色调,以便对受众的消费欲望产生刺激,使他们产生购买欲。

  展示空间的道具是展品的承托器物,其主要作用是承托展品,同时还具有烘托美化展品形象的功能,为此,有效进行道具色彩设计不但能够烘托整个展示主题,同时还可以让受众感受到独特的艺术享受。总之,作为展示空间的设计师,要想使自己的设计得到肯定,让进入展示空间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感受到展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必须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在掌握受众心理特征以及色彩设计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展示空间设计,使整个展示空间独具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赞赏。

  [1]储艳洁,赵军.基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商业展示空间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5.

  一个展区就如一副画,要想画好这幅画,首先就要确定这幅画的色彩基调,然后再进行细节的描绘.展区中的色彩布置既要重视细节,也要做好整体的色彩规划.成功的色彩设计不仅要做到协调、和谐,而且还应该有层次感、节奏感能吸引参观者,所以展区的色彩要从大道小的规划,总体色彩规划,成列组合面的色彩规划,单柜的色彩规划.这样才能既在整体上掌握展区的色彩走向,同时又可以把握好展区的所有细节.1展示空间基础色彩设计展示环境色彩是指对展示空间界面吊顶、地面、墙面的色彩设计,它对环境的谐调起到主导性作用,同时也是展示空间色彩的基调.展示的环境设计要根据展品的色彩设计,由于展品是展示设计的中心和主体,其他色彩因素都是为美化和衬托展品的色彩,充分展现展品色彩的魅力.2展示品牌进行设计色彩搭配设计必须以突出展品品牌为前提,恰当的色彩对比会使展品更加突出.展示空间色彩设计要表现展示设计的主题,突出展品是品牌、特性和用途,通过对比手法、和谐手法或中性手法来衬托展示的商品,无论是从空间界面的色彩还是从货柜、货架的色彩方面都要有利于烘托产品,体现产品的品牌效果.3展区整体及局部色彩设计展示空间色彩的整体设计首先要根据展示主题或企业形象色来确定整个展示活动的色彩基调,通常大型的展示活动,都会用统一的色彩基调来协调整个展示空间的色彩,在确定各部分之间的色彩关系时要做到既有统一感和连续感,又不失个性的变化,前后形成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变化与展示的主题内容以及信息传播的需要相互联系.展区空间大面积的色彩设计色度不宜过高、色相不宜过多,色彩的明度也不宜过高,否则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给人一种不轻松的感觉.展区空间环境、道具及版面的色彩要统一,各展厅应有统一基调,以增强整体感,避免产生零乱的感觉.展区中不但要注意整体色彩设计而且还要注意局部的色彩设计,展示空间色彩的局部设计关键在于巧用色彩的视觉与感受心理作用,以创造良好的参观路径的引导性、图像文字的易变性与可读性.

  展示空间是观者聚集的场所,是提供给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空间.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展示所面对的对象是人的主题,只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特点,并按其活动规律从空间形态、空间结构能获得理想的展示空间.1美化空间及商品在展示设计中,创造完美的展示空间环境,运用色彩的对比作用和调节作用,通过展品色彩之间的反衬、烘托或色彩的辉映,使观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对展品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感受.创造完美的展示空间环境,在展示设计中,运用色彩的对比作用和调节作用,通过展品色彩之间的反衬、烘托或色彩的辉映,使观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对产品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还可以增强产品的美感,赏心悦目的色彩、统一和谐的色调、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色彩组合序列,能创造出出色的展示环境空间从而美化展品,并给人视觉上和心灵上愉悦的审美效果.2强化视觉导向展示空间中的色彩设计,可以增强视觉与导向作用.成功的展示空间的主色调或企业的标志色,可以成为展示空间中的标志象征,并起到良好的指示性与导向性作用.如很多企业的营业空间及在商业宣传中都以企业色为主调,使观者从较远的距离也能清楚地识别,这种色彩的识别对参展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色彩还可以强化特定的视觉感受以及展示环境的氛围.不同类型的展示主题由于具有不同的展示功能目标,所以也有着不同的设计特征,包括不同的情调与气氛.不同的企业及不同类别的产品对展示环境的氛围要求也各不相同.各种产品的展示空间在视觉上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如科技产品的展示空间与工业产品的展示空间二者在视觉上还是有些差异的,科技产品体现出想象力和科技感.工业产品注重实用和操作.给人产生强烈的行业印象.3色彩对面积、距离有影响在色彩学术语中,有前进色和后退色,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在等距离的位置观看不同的颜色,前进感最大的是红色,后退感最大的是蓝色,暖色系的色彩比冷色系色彩更易打动人.展示空间中,强烈的、饱和的暖色系能够引起墙面向前膨胀的感觉,使人产生展示空间缩小的错觉,相反,色彩以冷色系的中间色彩装饰墙壁有后退的感觉,会引起空间扩展增大的错觉.色彩还可以影响人们对体积的感觉,比如明亮光辉的白色面,看起来会比它的实际面积大,黑色或深暗的色面看起来要比实际面积小.大小相等的白色黑色面积看起来,黑色要比白色显得窄小.设计师在考虑展示空间的色彩时,可根据展示面积、周围环境、展览内容和实物数量来决定物体色彩的基调.

  色彩产生的心理效应应与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关,处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色彩的接受度也不一样,南半球的人容易接受自然的变化,喜欢强烈的色彩,北半球的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感觉比较迟钝,喜欢糅合的颜色.例如意大利人喜欢黄色和红褐色,这是由于意大利的阳光偏向黄橙色;北欧人喜欢绿色是由于北欧的阳光偏青绿色;巴黎的房屋是灰色或浅黑色,而北非的房屋多为蓝色或赭石色.不同的国家和名族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对色彩的理解也不相同.例如中国及东方其他一些国家的人特别喜欢红色,西班牙人细化黑色,法国人喜欢灰色,德国人喜欢黑灰色,美国人喜欢蓝色、巴基斯坦人则喜欢翠绿色,橘红色而不喜欢黄色等.不同地域和不同名族的习惯色彩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成为展示空间色彩处理的依据,因此对色彩的处理不能简单化、一概而论.

  会展活动作为人们物质文化交流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竞争市场、振兴经济、宣传政治、普及科技、弘扬文化的有力方式。伴随着会展行业发展迅速,国内的会展活动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内蒙古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抓住机遇发展会展行业,提升展示设计水平,在振兴内蒙古民族经济、发扬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在展示设计中融入优秀的地域文化从而讲好内蒙古故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区文化产业调研结果显示,“十五”期间,内蒙古会展行业以26%的平均增速增长。2007年,以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博物院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档会展场馆和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内蒙古地区大中型会展场馆达10余座。内蒙古还成功举办了中蒙博览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内蒙古·呼和浩特国际生态农牧业博览会、内蒙古乳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等多场大型会展活动,各种参会客户与观众累计达400多万人次。此外,根据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提出的标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已初步具备形成“呼包鄂”区域性会展城市圈的能力和条件。内蒙古会展行业的向好发展推动了当地展示设计需求的增长,而一个好的展示设计应该是一个讲好内蒙古故事重要的且极具个性的平台,它应富有绚丽的内蒙古色彩和独特的内蒙古文化符号。然而目前内蒙古展示设计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设计师对于民族文化的运用只是停留在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直接拿来运用上,以至于设计方案十分乏味甚至雷同。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杭州G20峰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综合性极强的展示活动,在展示设计方面完美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融合。内蒙古的展示设计可从这些优秀的成功案例中进行借鉴,开拓视野、转变思维,探索出依托浓厚地域文化、极具现代设计思维的展示设计之路,从而更好地讲好内蒙古故事。

  现如今,众多会展活动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展示设计便是会展活动的重中之重,它的范畴极其广泛,主要包括场馆类、商业展示类、主题公园类、博览会类、庆典展示活动类等等,它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一样,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设计艺术,同时它与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办展,展出什么内容,只要是想展现出自身的特色,就要在展示中想方设法融入民族文化。展示设计作为会展活动的补充和视觉展示窗口,参观者对展出内容的第一印象便与展台的外观设计密切相关。而且展示设计给参观者留下的这一印象可能会十分深刻,挥之不去。通过空间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等各方面的设计,将内蒙古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服饰文化、时代风采等一些能够传达内蒙古故事的地域文化融入展示设计当中,会提升展示设计的艺术价值,这样的设计可以调动人们的观展积极性,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内蒙古、读懂内蒙古、热爱内蒙古,最终达到促进内蒙古展示设计发展乃至全区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目的。

  OB视讯

  内蒙古的展示设计中较为直观的讲述方式就是将现有的传统民族颜色、装饰纹样、蒙古文字等作为展示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风格已经逐步被许多外地的观众所认可,同样这也是保留内蒙古特有的民族性的较为直接的办法。可以看到,一些设计团队在讲述内蒙古故事与文化的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就是内蒙古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元素,如蓝色、白色、红色这些华丽的充满独特地域文化的色彩,大量的蒙古族装饰纹样,蒙古包结构,以及蒙古文字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字。总之,要用已形成概念的文化符号去强化地域特征,也就是在展示设计中有的放矢地添加有内蒙古地域特点的云纹、盘肠文、卍字纹、卷草纹等文化符号作为装饰,在展台结构上加入乌尼杆、苏鲁锭等传统蒙古包元素的运用。例如在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的“通辽”展位和“呼伦贝尔”展位的展示设计中,就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颜色———蓝色和白色运用在整个展示空间中,并将传统的云纹和卷草纹图案组合运用在展示空间中,强化了内蒙古特色。这样虽然使参观者更为直观地了解地域特征、读懂地域文化,但这样的运用只是停留在表面,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的堆砌,对于文化与展示设计的结合只是停留在表层,导致雷同的情况出现。

  在展示设计过程中令外地观众青睐的设计创意也许内蒙古本地观众会觉得俗气,内蒙古本地观众喜闻乐道的形式外地观众又有可能看不懂。因此展示设计团队要找寻那些一眼便能看懂的内蒙古地域文化符号,并将这些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提炼与转化,从而既能够使熟悉它们的内蒙古本地观众感到别开生面,又能使第一次看到它们的外地观众相对容易地理解内蒙古地域文化、读懂内蒙古故事。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挖掘、发扬、再创造是现代展示设计的潮流和趋势走向,而创造这样的展示设计,须在地域文化符号运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求与时俱进地融合新风格,并运用新的设计理念。也就是说,虽然一些传统文化符号与元素依然存在,但是在使用上却发生了变化,向着多样化和创新使用的方向发展,不再僵化地使用。因此,内蒙古想要创造出既新潮又有民族特色的新风格,就要将地域文化精神内涵与现代设计进行糅合。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以“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为主题的内蒙古馆设计,展馆主体由白色的哈达和起伏的草原造型环绕而成,外型现代并搭配有意为“内蒙古”的夸张、放大的蒙文装饰,全面展示内蒙古草原文化中“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理念和“自由勇敢、诚信包容、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契合上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现了新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成为参观者喜闻乐见的展示设计,讲述出了内蒙古故事新的一面。

  展示设计的最高境界和最大特点就是对观念和故事的传达准确而深入人心,设计上做到简洁明了、直入主题,从而烘托氛围。展示设计在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拿来文化符号的外壳就进行应用,应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讲好文化故事。最近几年内蒙古的展示设计中,在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的体现上有了更多数字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的灵活应用,有创意的展示设计方案源源不断。例如,在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以“驭远·心至无疆”为主题的“鄂尔多斯”展位一经亮相便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展厅从设计到陈列方式都与以往传统的展示形式不同,整体展示设计概念化程度比较高,通过挖掘和提炼底蕴深厚、富有魅力的鄂尔多斯地域文化,赋予了鄂尔多斯地域文化新的创意和故事讲述方式。在观看了近年来的一些会展活动后,我们应该回顾内蒙古展示设计的发展历程,总结设计经验,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展示设计中也可以是抽象的、提炼的、概念化的、灵活应用的。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地域文化的特点更委婉、更丰富地传达,概念化地讲述内蒙古故事的效果可能会更受欢迎。展示设计创意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被重新安排,为讲好内蒙古故事和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展示设计方案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内蒙古的展示设计水平直线提高,内蒙古的地域文化也为内蒙古的展示设计提供了创作源泉和讲好故事的底蕴。基于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立足内蒙古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富有魅力的民族风情、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同时,要打破固有思维,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思维,使内蒙古的展示设计展示出内蒙古的地域文化,体现独有的特色,讲好内蒙古故事,从而增强内蒙古软实力乃至综合实力。

  [2]拉毛卓玛.会展设计的文化与地域性特色的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1):97-98.

  [3]吕珊珊.内蒙古展示设计发展的构想[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吴晓媚.会展设计中营造地域性特色的方法研究[J].明日风尚,2016(6):13.

  [5]王浩男.展示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和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3.

  传统意义上的展示模式渐渐地更加强调多样化,探索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展示设计是大势所趋。根据对展示设计与舞台美术两门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尝试从舞台美术中汲取营养,将舞台美术的元素引入展示设计中,丰富展陈形式,从一个新视野探寻更富创造性的展示设计。

  展示,英文翻译是display。在拉丁语中名词为diplico,动词为diplicare,体现为一种行为状态。展示涉及内容广泛,分类标准众多。其中,按照展示设计的风格特征可划分成三类:第一类专题展示设计,以不同的专题为主,如博览会、展销会等;第二类商业展示设计,以商业空间和服务空间为主,如商场陈设、橱窗设计、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等;第三类文化展示设计,以教育科普、文化传承、保护收藏为主,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展示设计的本质是进行信息交流,通过对内容策划、平面布局、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艺术创造,借助技术手段和展品展具,源源不断地向观众传递信息。舞台美术是舞台艺术的重要一环,也是戏剧与其他舞台演出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舞台美术涵盖了布景、服装、灯光、道具、化妆等多个部分,而这些部分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美术设计。戏剧符号学家帕特里斯帕维斯曾说过:“舞台设计的人物在于组织舞台空间”[1]舞台美术设计并非只是简单的舞台布景,而是提供一个合适的空间环境给戏剧表演,以此传递演出信息,进而感染观众。舞台美术凭借多种舞美手段,通过多维度的空间设计,将戏剧作品所需表达的环境情节完整地呈现出来,赋予故事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1.四维交错的时空艺术。展示设计,凭借设计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创造,最终形成四维交错的时空场。《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空间”的描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不言而喻,“有”提供了方便,但就空间而言“无”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展示设计师们在“无”中进行策划与布局,完成展示陈列、阐释内容主题、深化展览氛围,充分考虑人的参与,完成展览与观众彼此间的交流与对话。因此,观众获得了完整的感官体验,这种体验的满足感离不开四维交错的时空艺术。舞台美术同样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的综合体,由空间因素、结构因素、动作因素、灯光因素等多个方面因素构成。舞台,为演员们提供一个可演出的场所空间。作为一种空间场域,舞台真正有用的部分是“无”,演员在其虚空中表演活动[3]。当下艺术与技术交融,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就以舞台空间布景而言,已从二维平面布景逐步发展至虚拟互动布景,声、光、电、气的运用使得舞台美术成为四维交错的时空艺术[4],观众置身其中体验享受。2.互动传播的信息交流。展示设计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和抽象表达,并作为载体实现信息的配置与交流。整个展示活动的过程,是依托于时间的动态过程,如同“翻译”—“转译”一般,利用展陈手段将原本复杂难懂的内容进行“翻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转译”呈现给观众,空间、环境、展品,都无时无刻不在向观众传递着展览讯息。因此,展示设计的实质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活动,而展示空间则是为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适宜发生的场所。舞台美术同样有着互动传播的特性,虽然是以空间作为呈现的方式,但却是围绕着戏剧的内容思考的。展示设计以展览的形式将信息传播,舞台美术则采用演出表演的形式。一场演出,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是为了展示和交流;观众的观看是为了互动和参与。演员通过肢体语言、神态表情不断地传输信息给台下的观众,而在综合了多种感官后的信息则更加丰富完整,一方面观众享受表演所赋予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完成了信息交流、反馈传播,呈现出双向的互动。3.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体验,是一个亲自感受并经历的过程,通过实践所了解事物,在大脑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展示设计师要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设计,考虑参与其中的观众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需求:既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又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参观方式,突出感受,做到线]。现代的展示设计有别于工业时代的局限性,不仅融合了时间、空间、地点等因素,还将原本静态的观展体验转变为更加强调互动的动态方式。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观众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置身其中的同时还充分发展了思维,观看展览就像是体验了一场知识之旅,达到了全方位的复合型沉浸体验。对于一个舞美设计师而言,在舞台美术设计中需要关注观众在演出情境中的体验。传统的舞台换布景,需要调暗灯光,由工作人员先撤下前一场的道具后再摆上新一场所需的道具进行布景,过程烦琐且十分影响台下观众的看剧体验。而今的舞台美术则更多地将观众体验放在了首位OB视讯,注重观众、演员和舞台之间的互动融合。当观众身临其境沉浸在精心设计的舞台中,与台上演员共同经历着剧情,这才是一场成功的舞台演出。4.虚实相生的视听感受。时代在改变,技术在进步。展示设计历经了远古时期的祭祀展示、封建社会时期的宗教活动、近现代的博物馆和展览馆以及如今的数字化展厅等多个阶段。尤其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更是将线上博物馆、云展览直推送达到人们的眼前。技术为艺术增砖加瓦,这些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它作为桥梁,让展示设计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优化、感受更加深刻、影响更加广泛。同时激发了观众的全部感官,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情境氛围,层层递进推动观众的视听感受。舞台美术,将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创造虚实难辨的视错艺术,以此打造震撼人心的感官盛宴。同时,运用虚拟互动、全息投影、LED多屏幕等成像技术,能够让舞台效果锦上添花。2018狗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周杰伦与蔡威泽合作的《告白气球》,融合了歌曲与魔术的表演,设计别出心裁地利用全息投影技术,结合LED屏幕,营造出虚实合一的效果。周杰伦进行唱歌与互动,蔡威泽进行营造魔幻效果,在技术的映衬下,观众感受了一次梦幻的裸眼3D视觉盛宴,也成了当年最让人难忘的一场演出。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中期的“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舞台美术和展示设计彼此融合的痕迹就已初露端倪了[2]。舞台美术设计师们通过此次展览对个人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此项展览成为舞台美术领域的盛会,是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舞台美术展。就目前而言,在许多博物馆中,都会设有场景复原、小品设计等,这些都源自舞台美术设计,与舞台美术中场景布置的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上海电影博物馆是舞美意识在展示设计中运用的典型表现。在博物馆四楼,无论是“星光大道”还是“星耀苍穹”展区,四周墙壁都是采用了舞台美术设计中的数字技术,以现代LED屏幕取代了传统的图文展板。除此之外还有运用舞台美术现代喷绘技术的。展馆中还有一些则采用场景复原的手法,如“水银灯下的南京路”“《乌鸦与麻雀》场景”展区,场景再现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时光,近距离感受上海电影的繁华与风韵。一方面将展览作为舞台,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舞台当作展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著名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区别于一般的看剧体验,有着非常独特的看剧视角。最大的亮点在于,演出过程中观众不但能围绕在演员身边近距离观看表演,还能在演出空间随意走动,自由选择路线,跟随不同的演员角色行走。因此,不同的观看视角,造就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每个人最终收获得也各不相同。而演员与观众间近距离的互动,更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加深了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这样的体验是独一无二、令人难忘的。随着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给舞台美术和展示设计都带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之前无法实现的视觉效果如今都可以在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大大开拓了新的领域。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幅“活”的《清明上河图》,成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利用数字科技与尖端投影技术,动画制作再融合了声光电,将张择端原本的画作放大了30倍左右,用多电影级投影仪投射在体量巨大的曲线形屏幕上。整个画面分白天、黑夜两种展示模式,周期时长为4分钟,呈现了虫鸣鸟叫、奔马流水、市井叫卖、人声鼎沸等景象。通过现代科技融合舞美手法,声音更具感染力,画面更加逼真饱满,对古本原作有了入木三分的写实刻画。舞美融合展示,更是大胆想象了黑夜的城市,以“活”的崭新陈列形式,成为展馆的亮点,更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增添了新魅力。

  舞台美术与展示设计,二者在空间、技术、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展示设计中融入舞台美术元素,能够更好地把控展览的风格与艺术质量,通过不断对话交融、相互促进,在循序渐进同发展进步。

  [1]胡妙胜.阅读空间:舞台设计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11.

  [2]刘杏林.消失的舞台——第13届布拉格国际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述评[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1).

  [3]季青媛.展示性舞美设计的“视域”与“境域”[D].中国美术学院,2014:20.

  [4]罗娟.沉浸式新媒体艺术视域下的互动体验性展示空间设计探索与实践[D].云南艺术学院,2015:24.

  在现如今的时代下,可以说VR技术是颇受关注的一种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展示设计领域中,为加深艺术交流和扩大文化传播范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所具有作用愈加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所产生的积极的文化作用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展示设计作为宣传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方法,在当前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文化内涵不够深厚、缺乏创新性等,而VR技术的出现则正好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改善展示设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增强人们的感官体验。

  展示设计领域有着层次分明的特征,集合了各个层面的设计信息,拥有着多样化和广泛性的显著特点。展示设计中的元素有效的联系了时间、空间以及运动,然后以故事的形式加工处理信息,最终传递给顾客,增添了信息传递形式的魅力,有利于获取更好的宣传效果。事实上,VR技术在展示设计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计算机为载体模拟成虚拟的环境,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感设备使应用者可以走进虚拟环境,增强使用者的感官体验的同时,可以实现与环境交互的目的。设计人员可通过计算机专门使用的软件模拟环境,灵活的优化图像等不同的多媒体信息,带给人们丰富的感官体验。

  VR技术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后,开始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个人VR技术的出现,使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的服务。由此一来开始扩大了VR技术的应用范围,开始愈发突显出VR技术的重要性,其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如游戏、娱乐等。当前,大部分科技企业都在积极的致力于虚拟世界产品的开发工作,而不是仅仅将VR技术应用在个别领域中,扩展了VR技术的应用范围,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看到VR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可能性。

  3.1VR技术在商品展示中的应用。在商品展示方面,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向顾客展示商品的信息,确保顾客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商品,从而激发顾客的购买欲。通过别具一格的展示设计能够引起顾客的兴趣,借助多媒体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传播的目的。VR技术正是基于网络飞快发展背景而形成的,凭借计算机技术的3D运算原理,VR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被大范围的应用在商品展示上。相对比之前所采取的媒体展示手段,VR技术则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如文字、图片等展示商品信息,打破平面所具有的限制,使顾客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了解商品信息,有效的改善展示活动中真实感较低的问题。商家可通过VR技术实施商品三维虚拟展示,而如此一来则可以方便顾客有效的评价商品,并将其作为最终是否购买商品的衡量依据。3.2VR技术在建筑环境展示中的应用。VR技术在建筑环境展示的应用,可以让其变得更加形象。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计算机三维效果图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仍然以静态为主,而且虽然三维动画虽然三维表现力比较强,但是实时交互能力仍然处于有待提高的状态,所以信息传递手段上不够丰富。而VR技术则能够数字化模拟环境,增加了虚拟虚拟环境的真实性,观看者可以打破空间限制,无需进入到真实环境中就能够切实的感受到建筑内部各个方面的建设,进一步的掌握建筑环境方面的信息。VR技术能够有效的打破来自时间和空间方面所产生的阻碍,确保信息交流拥有更强的交互性,基于此,VR技术能够赋予建筑环境真实感,对周围的环境实施模拟,为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增强人们的环境体验,对于消费者而言,VR技术的展示能够为自身带来更大的便利。3.3文化遗产的展示。VR技术对展示文化遗产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VR技术可以展示出比较宝贵的文化遗产。以VR技术为载体,能让人们一目了然地接触到历史所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如《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就是借助VR技术,在图形工作站设置三维场景,这样就可让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通过遥控器从而对虚拟场景中的视觉点移动加以控制,确保人们好像身处真实的场景中,使得人们在感官和情感上拥有更丰富的体验。结束语:综上所述,VR技术能够在应用到各项活动当中,在展示设计中要将VR技术所具有的优点考虑到其中,当前人们认为VR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将VR技术应用到展示设计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先进科技具有的价值,以便获取更好的设计效果。

020-888-88888
网站地图